大明弘治年制白釉剔地云龙纹大盘

  • 大明弘治年制白釉剔地云龙纹大盘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大明弘治年制 瓷器
大明弘治年制白釉剔地云龙纹大盘
明弘治 白釉剔地云龙纹大盘
参考价: RMB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920,000
年代: 明弘治
尺寸: D:22.5 cm (8 7/8 in)
著录: “大清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弘治本朝
大明弘治年制
六字双行楷书款,弘治本朝
[来源]伦敦苏富比,1990年6月12日,Lot 235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窑瓷器》,陆明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0页,图654
本品敞口弧腹,胎体轻薄匀称,器型周正,在明代盘类作品中实属不易。盘内外施白釉,釉质细腻肥润,如脂类玉,通体不加彩绘,而以露胎刻划龙纹为饰,外壁暗刻海水为地,分饰二龙,盘内露胎刻云龙纹。所刻绘龙纹怒目圆瞪,须发怒张,麟爪毛发毕现,身姿遒劲飘逸,在祥云海浪之间奔腾飞舞。足内双圈内青花书“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款字结体严谨,笔力挺劲,为标准弘治官窑款。
白釉剔地云龙纹盘是弘治窑名品,系先在胎体上刻出龙纹,通体施釉后,再将覆盖于龙纹之上的釉面剔除,经高温烧成后,露胎部分因氧化呈现出类似火石红般的赭色龙纹,与洁白如玉的釉面交相辉映,又有“白釉火石红”之称。相对于同类工艺加饰绿彩的白地绿龙盘而言,本品数量更为稀少,起初或为绿龙盘之半成品,因发现其露胎龙纹装饰别有一番韵味,遂成独立一品。
弘治皇帝是明代帝王中清正有为者,即位后“兢兢于保泰治盈之道”,俭素勤政,有感于成化帝奢靡太过,大力停止削减宫廷营建造作,甚至令御窑停烧多年,故传世弘治官窑器物相对较少,但其工艺技术上承成化之余绪,仍保持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准。此件弘治白釉剔地云龙纹盘,器型端正大方,纯净的釉色与娴熟细腻的刻划露胎龙纹交相辉映,素雅之中蕴含高贵之气,是明代弘治官窑典型器物,观玩之下不禁令人想见仁君风度。a LOT 2708
明弘治 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
参考价: RMB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未成交
年代: 明弘治
尺寸: D:26.3 cm (10 3/8 in)
“大明弘治年制”
六字二行楷书款,弘治本朝
[来源]
1.美国藏家旧藏;
2.Hugh M. Moss Ltd. ;
3.Ralph M. Chait Galleries。
[参阅]
1.富士美术馆馆藏图册,页65;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青花釉里红(中)》,图版231。
盘撇口,圈足。内外罩黄釉,圈足内施透明釉。盘心绘有青花并蒂栀子花,盘边围四种花果纹,外壁绘有缠枝莲纹一圈,花团锦簇。底落“大明弘治年制”六字青花双圈楷书款。
栀子花清丽脱俗,芳香馥郁,深受古代仕女的喜爱。其用途广泛,如簪于髮间、入茶浸泡,或作妆粉原料。栀子花果实加工后可调出黄色或橘色染料,亦可入药。
黄地青花的装饰技法创烧于宣德一朝,在明代时期,制作工艺考究,为二次烧造而得的产品。景德镇御器厂的工匠先在素胎上绘制青花纹饰,高温入窑烧造,而后满盘罩黄釉,用刮刀类的工具将青花上的黄釉刮掉,再入窑低温二次烧造而成。
黄地青花栀子花盘亦始于宣德朝,后有间断,至成化一朝复烧。宣德及成化时期的黄地青花栀子花盘存世不多,一般盘底无釉,款识落在外口沿下,为方框横款。后至弘治及正德时期,此品种盛极一时。可见博物馆收藏范例,如台北故宮博物院存数件,其中有例著录于《故宫藏瓷.明青花瓷》,卷4,香港,1963年,图版11,并见于该馆展览《明成化瓷器特展》。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近例,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青花釉里红(中)》,上海,2000年,图版231。上海博物馆藏一例,见陆明华,《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窰瓷器》,上海,2007年,图版3-71。瑞士鲍尔收藏也有一例,见 John Ayers,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日内瓦,1999年,卷1,图版65。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存一盘,见 Suzanne G. Valenstein,A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s,纽约,1989年,图版152。
拍卖场上亦出现过几例黄地青花栀子花盘,如原属琵金顿收藏的一只,亦曾属于大维德爵士。此盘两次于苏富比释出,先为伦敦苏富比1968年10月15日,Lot 108, 成交价逾5000英镑,后又于2017年4月5日在琵金顿收藏专场出现,Lot 2,成交价逾1100万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