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称谓的来历 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

  • 钞票称谓的来历 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古钱币

作者:山里人273

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是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发行的两种不兑换纸币。清初,清政府对发行纸币尚持慎重态度,起初只在顺治八年到十八年的十年间(公元1651—1661年)发行过钞贯,每年造钞贯十二万八千一百余贯。此后一百多年一直没有发行过纸币。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四伏,太平天国起义军又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导致财政的极度拮据。于是,作为应付战时财政的纸币政策与铸大钱一道出笼了。政府规定,官票银一两抵钱二千,宝钞二千文抵银一两,与大钱、制钱相辅使用。

户部官票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五月印发,又叫银票、银钞,简称“官票”。 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面值有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五种。由白色苔笺纸(京票)、高丽纸(外省)制造,靛蓝色印刷。外为龙水纹花边,花边内上部正中为汉满两种文字标明币名“户部官票”,币名下正中是“准二两平足色银某两”字样,面额以墨色木戳加盖。右为字号:“字第 号”,字按《千字文》排列,号用墨色填写。左为日期:“咸丰 年 月 日”,具体日期用墨色加盖或填写。下部文字为“户部奏行官票,凡原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罪不贷”。面额上加盖汉满文“户部官票永远通行”官印,称为“图记”。印造时加宽一寸,用为票根,左边与号簿骑缝盖用“户部官票所关防”印,号簿编记号数,留存官票所,官票连用右边票根交付银库或外省藩部,右边骑缝盖用户部堂印,亦编记号数,发行时由银库或藩库截下票根,以便核对。票面左下角由官票所添用花押,背面加盖或手书流通记录。

户部在发行户部官票之初,规定京城各官署俸饷经费按奏定成数领到的银票,到官银钱号兑换照付银,或按当日市价换给钱文、钱票;民间应交纳捐税者,若到官银钱号购买银票上交,不但可省白银的倾销费用,也无平色增减,一时使得商民争购。发行数月之后,因官银钱号对银票持有者倡言户部无本,不肯收换,实际银票无从兑现。伺后,户部一度以每月俸饷经费按扣存银票成数之银,发给官银钱号折成钱数,用以收换银票。当时户部只许官银钱号以银票兑换现钱和钱票,不准取银,对民营钱铺仍强迫银钱并兑。但事实上,不但民铺拒绝收买兑换,而且官银钱号也多坚不承领,仅照数兑换,付尽而止。至迟在1854年底户部奏请不准以银票兑换宝钞后,银票除了作为捐项交纳之外,已不能兑换现钱或钱票。1857年3月以后,户部仿照宝钞“掣字”即抽签办法,恢复票钞互换,规定银票“掣字”中者可以兑换宝钞行用。随着票钞日益贬值,1860年初银票遂被迫停造。

大清宝钞 简称宝钞,于1853年12月发行,以制钱为单位,又叫钱票。钞面分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二千文、五千文、十千(一万)文、五十千(五万)文、一百千(十万)文。大清宝钞用山西白色双抄毛头纸靛蓝色印刷,横批为云纹横书“大清宝钞”,钞名下为龙水花栏,花栏中左为“天下通行”、“均平出入”。花栏内正中书写面额“准足制钱文”,面额右侧为“字第 号”,左侧为“咸丰 年制”。花栏内下部文字为“此钞即代制钱行用,并准按成交纳地丁钱粮一切课捐项,京外各库一概收解,每钱钞贰仟文抵换官票银壹两”。宝钞面额连同钞版一同刻制,面额上加盖“大清宝钞之印”,印制钞时不留票根,仅在票右边与号簿骑缝加盖圆印一颗,印文为“宝钞流通”,并用棕毛刷墨汁为色,以凭检验。周边花纹因面额不同有星辰、山岳、鸟兽、草木图案区别。各钞局编号以《千字文》开头作顺序,第一批4种面额以天、地、宇、宙为字,各字第一号上缴朝廷留底,发往外省纸币在左边骑缝加盖地方关防印章。票号数目由承办司官员填写,用汉字直写宝钞称呼为“长号钞”,以旧式号码横写的称呼为“短号钞”。填写者在票左年号下加盖长方形押角墨记。票面文字有“节以利度”、“源远流长”等。为了使宝钞在全国得以推广,政府命令各地设立官银钱号,将户部宝钞在本地编号,在骑缝线上加盖编号司官私戳,用于地方查证验收。以后因宝钞滥发无度,地方来不及编号,便在票面上加盖“未编号”字样。

宝钞最初只能在官俸兵饷经费中强制搭放,不能在市上流通。1854年底,户部为了促使宝钞流通和维持宝钞市价,乃准许五宇(即宇升、宇恒、宇谦、宇泰、宇丰)官号代为收兑宝钞。从此,许持钞人赴官号支取钱票现钱。但实际也没有设置充足的现金准备,而主要依靠五宇官号发行的“京钱票”,等于以票兑钞。此后户部一方面扩大发行,陆续添制五千文、十千文、五十千文、一百千文票面大钞,并发往外省藩库盖印后解回户部,用以搭放俸饷,并发卖给官绅商民,令其持赴外省兑换。另一方面,又限制收兑,采取“掣字”办法。初为隔一天掣字一次,掣中者兑换,每次以十万串为率。以后渐延至二十日一次、隔月一次,本月收钞,下月发钱。至于五宇官号“京钱票”更是任意发行,毫无限制。到1858年秋,京钱票信用渐渐难以维持,户部才开始清查五宇官号。为了疏通宝钞“壅滞”,户部乃改变方式,胁迫京城民营钱铺代兑宝钞。办法是由户部代刻该民铺店戳,加盖在宝钞上面,使持钞人可以知道取钱之处。但此举还是行不通,人们到民营钱铺取钱者寥寥无几,户部这一企图依然落空,只好宣布将民营钱铺停止收兑宝钞。

官票、宝钞发行后,在京城很快就难以通行。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宝钞1000文兑换制钱400—500文。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官票一两可换制钱800—900文,而此时银价每两可以换到制钱2700—3000文,官票币值已大幅度下跌。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官票每两仅值京钱400—500文,合制钱200—300文,而银价此时每两值京钱1.2万文,20两银票才抵白银一两。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民间宝钞贬值惊人,每贯仅值当十大钱百余文,后来每贯只值制钱10文,人们拒绝使用宝钞。在发行纸币当初,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官银钱号用来推行钞票流通,在官票发行一年多以后,经户部一再催促下,只有福建、山西、陕西三省照办,天津则由商人承包执行,其他省份一概没有实施。待到咸丰十一年清政府清理钞票时,官票早已绝迹,宝钞跌到每贯仅值制钱26文,最多时值52文,几乎成为废纸。到了同治初年(1862年),清政府征收各种省课税款项时只收实银,不收票钞,政府财政的各项开支也不搭用票钞,民间更是唾弃如恶,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在流通了10 年后终于寿终正寝,从此也结束了中国古代政权强制推行纸币的历史。

钞票称谓的来历 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