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四铢半两
四铢半两,公元前175年汉文帝铸“四铢半两”,简称“四铢钱”,又称汉半两。其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钱穿孔比较小。按有无内郭来划分,分为有郭半两与无郭半两两种,背平。四铢半两钱文虽为小篆,然而笔画方折已显汉隶风韵。当时允许民间铸四铢钱,吴王刘濞、大夫邓通等自铸四铢钱而成巨富,钱文制作比较规范。四铢半两因顺应了当时的国势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
汉初时,对铸钱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允许民间私铸,这种政策老百姓是沾不到光的,只能有利于贵族、豪强和富商们。权贵富商既占有矿(铜)山,又拥有劳动力,还有雄厚的资本和专门的技术,开放私铸,使他们成为直接受益者。
后来,西汉的奸商们就在四铢钱上大作手脚,他们用锉刀一个一个地从四铢钱背面锉刮铜屑,然后再用锉下的铜屑铸造新的钱币,以让自己手中的货币“生儿下蛋”。其结果是西汉四铢钱被越锉越薄,民间私造的货币越来越多,以致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最后四铢钱不得不停止流通。由此进行了币制改革,严禁民间私造货币,违令者一律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