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实用的器皿,从陶器到瓷器的演变过程,出现了很多类别的窑口。而瓷器最重要的两个装饰特点,就是纹饰和釉色。而很多窑口的瓷器都是没有绘画图案的,只上了一层颜色。但是纯净的色彩也能展现出瓷器的美,最爱颜色釉瓷器。
白釉
null
白釉罐,隋
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与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唐代的邢窑更是占据了大半的产量,元代的枢府瓷、明永乐的甜白瓷,以及后来大量出口到欧洲的德化白瓷,都是具有典型的特征。
黑釉
null
宋代黑釉茶盏
黑瓷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到唐代时已经成熟。宋代时期,因为饮茶的习俗,所以多使用建盏。黑釉茶盏以福建建阳窑烧制的产品最为著名,烧造量也很大。
青釉
null
粉青釉尊,清雍正
在商代时期已经出现原始的青瓷,唐代的越窑瓷更是如冰似玉,并出现了稀有的秘色瓷。而宋代的五大名窑也都是青瓷,到清代后,青瓷又分为豆青、粉青、冬青。雍正时期的粉青釉瓷器是模仿明代永乐时期同类釉色品种的产品,但和永乐时期的粉青釉器物相比,雍正时期的粉青釉釉层更显纯润厚实。
蓝釉
null
钧窑天蓝釉盏托,北宋
中盏托又称茶托子,为古人品茗用具,以防手持茶盏烫手,最早见于唐代。
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但是还是低温蓝釉。到了元代,高温蓝釉相继出现。明宣德时期,制造的蓝釉瓷器量大,器美,清康熙时期出现了多种色彩的蓝釉。
酱釉
null
酱釉盘,明宣德
酱釉因以“紫金土”配釉亦称“紫金釉”,其釉色类似芝麻酱色。酱釉瓷早在宋代就多见于北方的许多瓷窑,其中以定窑的“紫定”器最为著名。耀州窑也大量生产酱釉,和定州酱釉颜色上相近,但稍微清亮一些。
黄釉
null
雍正款黄釉盅
汉代的铅黄釉开拓了新的色彩,隋唐时期的黄釉分为低温三彩和高温黄釉。而明代时期,黄釉以“娇黄”为尊。而清朝时期,更是将黄釉誉为“殿器”,这些宫里的黄釉瓷器多在重大仪式中,如祭祖时使用。
红釉
null
鲜红釉碗,明宣德
红釉诞生在元代,明代永乐的“鲜红”,宣德时期的“牛血红”(宣德朝是明代红釉器制作最辉煌的时期),清朝的“郎窑红,还有祭红、豇豆红、胭脂红等等。
绿釉
null
绿哥釉小橄榄瓶,清雍正
绿哥釉,又称绿郎窑,它是和郎窑红并存的品种。器物内外釉均为苹果青绿色,开细小纹片,绿郎窑数量极少,十分珍贵。最早在两汉和唐朝时期,绿釉是作为冥器使用。清朝康熙时期,出现了“郎窑绿”,也相继有了瓜皮绿、湖水绿、苹果绿、葱心绿,还有孔雀绿(又称孔雀蓝)。
官釉
null
仿官釉琮式壁瓶,清雍正
官釉,是从唐代的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中演化而来的。北宋时期的汝窑和官窑又呈现灰蓝色,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大量生产青花和彩瓷,而官釉瓷器只作为怀旧和把玩使用。
仿生
null
绞胎罐,宋
绞胎工艺始于唐代,借鉴漆器犀毗工艺,以不同颜色的胎土绞成各种图案。而宋代时期,兔毫、油滴、玳瑁、鹧鸪斑,又呈现出一种新的仿生瓷色彩。而清朝时期的瓷器,更是出现了仿木、仿古铜、仿竹、仿金银等的仿生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