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光绪年间,闽省所需银元均由广东省供应,因路途遥远,往返费时,闽督准商人“孙利”就用集股购机的方式,在闽地试铸,并规定未经户部令,不准商人附搭股本或自行铸造。后“孙利”特拟定闽籍浙江候补知县“孙葆”办理此事,再由善后局、盐道司筹款续铸。但时日一久,局库支出困难而无款拨给就此作罢。
因此事是由官督绅办,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且也不符政体。故后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特委藩司“张曾”、盐道司“杨文鼎”督办局务,并接受机器厂房、物料等事宜,其铸制费用均由该“司,局”自行设法筹款,铸成后发商行用。闽省自接办后改为“福建银元局”。以后所铸银元,其币上端均书“福建官局造”字样,这就是此币诞生的由来。
当时,闽省人习贯用小额币值流通,如:《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及三分六厘》。其主币“库平七钱二分”因面值大,不便当时流通,故铸额不多,留存至今的非常稀少,可谓中国机制银元的大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