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傅抱石 蜀山纪游
参考价: RMB 6,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21,090,000
作者: 傅抱石
作者生卒: 1904~1965
形式: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 138×47 cm. 54 3/8×18 1/2 in. 约5.8平尺
题 识 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写。新喻傅抱石。
钤 印 抱石之印、踪迹大化
著 录 《傅抱石年谱》(增订本补编),第16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年版。
“好景说不尽”
—初读《蜀山寻胜图》
文/叶宗镐
《蜀山寻胜图》是傅抱石先生的真迹,是一幅值得反复品味、深入研究的作品。从画上所钤印章“乙酉”可知此图作于1945年,那时先生的绘画风格已经完美成熟,被人称为“抱石皴”的散锋笔法,运用得心应手,画面上纵涂竖抹、狂放恣肆,是先生绘画佳作名作不断涌现的巅峰时期。
作于这一时期的《蜀山寻胜图》,画的是蜀地山水。
1938年4月抱石先生参加了郭沫若先生主持的军委政治部三厅抗日宣传工作,10月三厅人员奉命撤往大后方,先生随郭沫若等撤至桂林后,即离队与家人会合,率全家开始了艰难的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1939年4月经綦江到达重庆。到重庆后仍回三厅工作,时三厅分为两套工作班子,一在重庆市内天官府,一在乡下赖家桥。于是抱石先生全家就安顿在离赖家桥不远的歌乐山金刚坡下的一间农舍了,那就是抱石先生在这幅《蜀山寻胜图》上题署的、著名的“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山斋”。
蜀地山水,“苍茫雄奇”。由景色旖旎的江南初到四川,使先生耳目一新而深受震撼。为此他感叹道:“画山水的在四川若没有感动,实在辜负了四川的山水。”勿谈青城峨眉之胜,就是金刚坡附近,也是风光无限。他说:“……以金刚坡为中心周围数十里我常跑的地方,确是好景说不尽。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随处都是画人的粉本,烟笼雾锁,苍茫雄奇。这境界是沉湎于东南的人胸中所没有所不敢有的。”受自然壮观景象的陶冶和激荡,先生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迸发,于是大量精彩之作不断涌现。
这时他的作品是“撷取大自然的某一部分,作画面的主题”,而技法上的“第一法门”则“打破笔墨的约束”,目的仍在“欲使自然为图”。先生主张把“百分之百地写真山水”作为“山水画家共同努力的目标”。然而他并非完全自然主义地复制自然,他“为着画面的需要而随缘遇景有所变化”。也就是更加集中概括、提炼升华,使作品更高更美更赏心悦目。《蜀山寻胜图》正是这种理念和技法的体现,它是典型的四川山水,但不必考量它是哪座山哪座峰,也许就是由金刚坡所见,“随缘遇景”衍化而成。
《蜀山寻胜图》为竖长条幅构图,长138厘米,宽46.8厘米,如此尺幅在金刚坡时期,可算是较大的作品了,非常难得。此图以漂浮的云雾将画面断为两截,上端以淡墨淡彩画远山。几乎是上下纵笔直扫的皴擦,造就了高耸巍峨的巉岩险峰和山谷间似乎轰鸣有声的飞瀑流泉。下段的上部,墨彩稍重,先用类乎“卷云皴”的弧线,勾出较缓较低的山头巨石,再加浓墨点厾,成为山间簇簇杂木。此与远山皴法虽异,但又协调统一。这里起着上下过渡使画面完美的纽带作用。近景,则是墨彩最重也是最为鲜明的部分。此处潇洒率意而又不失劲健谨严的刻画,描出了多彩多姿的一片松林,挺拔有力,郁郁葱葱。松林中,特意留出空白,正好于此精细地刻画了三个人物,形成剪影效果,非常醒目。人物在这里是点晴之笔,两位老人似乎在探究登山之路,莫非就是寻找图画上端的山间悬瀑?也许还有寺庙、古迹等其他景点隐藏在山后?——这就是此图的主旨——“蜀山寻胜”。先生画山,简单地说,首先以不同干湿的笔墨,以“抱石皴”的狂放笔法,皴出山景的整体布局大势和山石的肌理,表现山石的体、面结构。再以不同浓淡的水墨渲染(或竟墨彩并用),表现阴阳向背、光照明暗,加强其真实感、体积感、远近感和空间感。最后再细心收拾整理,着色完成。先生画点景人物,备极精细,特别注重人物的神态动作,但用笔简约,只求大体。他很在意人物在画上的位置经营,有时先将画好的山水挂在墙上,另纸画人物,剪下后,在画上反复移动,认真推敲。才决定人物在画上的最佳位置。
以上所说只是先生作画的一般方法程序,当然在《蜀山寻胜图》上也有所体现。而触情生情,特别是在酒醉微醺之际,先生又会打破成规,解衣磅礴,其中另有奥妙,不知他是怎样地挥毫泼墨了。
通观此幅《蜀山寻胜图》,山势奇伟,云气缭绕,瀑泉飞湍,松林蓊郁,仿佛雨后初晴,明朗澄彻,令人心旷神怡。而游兴盎然的高士携僮子,健步山中探幽寻胜,就使画面生生地活动了起来,并充溢着超逸脱俗的浓浓的诗意。这一切当然得之于大自然的恩赐,其实更是先生宽阔的胸怀、澎湃的激情、磅礴的气势、深厚的学养和超凡的才情之充分的体现。《蜀山寻胜图》,堪为抱石先生金刚坡山水之代表力作之一。